水源熱泵,以水為熱源。作“制冷機”應用時,水為高溫熱匯,作“熱泵”應用時,水為低溫熱源。水源熱與地源熱泵,其共性是以水(或者其他液態媒質)作傳媒。水源熱泵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形式;地源熱泵是目前正處于積極開發的機型。
水源熱泵,夏季作“制冷機”應用時,通過冷卻塔與空氣進行熱(濕)交換,最終的高溫熱匯,與空氣熱源熱泵一樣,仍為大氣。但其效率因利用空氣的特征—濕球溫度低于干球溫度,而高于空氣—空氣或空氣—水熱泵;可是,冬季作“熱泵”應用時,如該場合中,無廢熱可利用,又不利用太陽能,則需另設輔助熱源,其效率又低于空氣—空氣或空氣—水熱泵。

1.產品分析
水源熱泵,通常指整體式水源熱泵,即以一臺機組的形式,向環境(水熱源)放熱或吸熱,而以水(或者其他液態媒質)或空氣,間接或直接地冷卻(或加熱)被控對象;水源熱泵,又發展為分離式水源熱泵,即以多臺機組組合,通過水環路向環境(水熱源)放熱或吸熱,同樣以水(或者其他液態物質)或空氣,間接或直接地冷卻(或加熱)被控對象。該類水源熱泵又謂:水環路熱泵。水源熱泵在制冷工況時,其最終的高溫熱匯仍可為大氣;在制熱工況時,其最終的低溫熱源又可以是大氣、太陽、廢熱、或輔助熱源等。因而,水源熱泵的應用是有一定地域與場合的限制。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我國長期生產以水為高溫熱匯的制冷機與空調機;七十年代以來,我國開始生產以空氣為高溫熱匯的制冷機與空調機;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又開始生產以空氣為熱匯的制冷機、空調機與熱泵;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又開始生產以水為熱匯的制冷機、空調機與熱泵,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又開始研究與開發以地源為熱源的熱泵,其中,以下地水熱源熱泵形式居多,土壤熱源熱泵形式較少。如清華大學在延邊地區、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空調所在東北某校、北京工業大學在其本校、濟南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濟南市郊、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在山東某賓館、等都實踐了地下水熱源地泵型式的空調系統;此外,國內眾多院所都密切關注著土壤熱源熱泵之研究。如同濟大學應用水源熱泵機組在上海地區實踐了地下埋管土壤熱源熱泵型式的空調系統。此外,上海市新天地河濱花園也使用了地源熱泵空調系統。
2.市場分析
以水源(地源)熱泵產品切人家用與大中型中央空調市場,不僅為前幾年的實踐所證明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也是許多生產廠之未來打算。如水源熱泵主機市場近兩年在華北地區得到了應用推廣,以山東富爾達、同方、萬眾為代表,全年產量達500多臺/套,通過利用地下水這一大地耦合方式,采用抽水回灌方式節約能源。山東際高以蒸發冷凝方式,引進瑞典專利技術,生產小型水冷冷水機組,在北方市場銷路良好。廣州中宇開發水環路分離式水源(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在兩廣與浙江地區得到廣泛應用。